问:学生入学以后,如果发现报考的专业不合适自己,是否有转专业的机会?请介绍一下转专业政策。
答:我校2025年实行“专业有保障”的招生政策,即针对浙江省考生(艺体类、单独考试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),高考成绩超过一段线50分以上,或者录取专业为选考科目物理和化学的新生高考成绩超过一段线30分以上,可在大一第二学期转专业时自由选择转专业(转入临床医学专业除外)。此外,我院的转专业政策相对宽松,学生在校期间有4次转专业机会(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)。学生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规定的时间内,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转专业申请,每学期有超过90%以上的申请者实现转专业愿望,满足其个性化需求,促进学生成长成才。
问: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金政策。
答: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育人制度,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各级各类奖学金覆盖面达40%,校长特别奖助学金16000元,“十佳学生”10000元,“公牛专业卓越奖”10000元,国家奖学金10000元,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,学校特等奖学金5000元,还设有校园之星、创新创业奖学金、考研奖学金、文体优秀奖学金等,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追求卓越。学校推行“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,勤工助学、奖学金为重要手段,学费减免、困难补助、政府和社会资助等为辅助办法”的多元化资助政策,每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率达100%。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,有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两种方式,本科生每生不超过20000元/年。同时,每学年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7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。除国家助学金每人平均3700元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6000元等政府类资助外,学校还设立有兴慈奖助学金10000元、博达奖助学金3000元、杨咏曼奖助学金3000元、彩虹助学金每学期5000元等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。完善的资助体系,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、完成学业,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。
问: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?
答:我校通过“平台+模块+行业应用“多维课堂联动“项目驱动”“协同创新”“产教融合”等多种教育教学新模式联动培养学生,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学校与公牛、新海等与区域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1个、特色产业班19个(含卓越工程师班2个)、实践基地445个,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。毕业生获得了社会、用人单位高度认可。近几年来,平均就业率为95%以上。为鼓励优秀毕业生升学深造,学校创造各种条件,在学生备战期间,科学谋划、精准施策,动员各方面力量,在制度保障、分类指导、配优师资等方面,为学生考研工作保驾护航。例如设立专用自习室供考研学子备考:实施考研公共课强基计划,打牢考研公共科目初试基础:制定考研奖励政策,对于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,考取国内985/211/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奖金1000元,对报名并参加国内研究生升学考试的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给予每人200元报名费补贴。2024届毕业生中,国内外研究生录取人数330人,升学人数创学校历史新高,其中有48人被中山大学、上海大学、苏州大学、郑州大学、宁波大学等985/211/双一流高校录取;此外,多名毕业生被墨尔本大学、悉尼大学、新南威尔士大学等QS前100高校录取。
问:学生的住宿情况如何?
慈溪本部校区学生寝室为6人间,住宿费1800元/年;周巷校区学生寝室为4人间,住宿费3000元/年。每栋楼均配备电梯和智能门禁系统,保障安全与便捷。寝室内部配置齐全,包括空调、电风扇、洗衣机、独立卫生间及室内晾衣设施,满足日常需求。此外,每层公共走廊设有直饮水机,每个生活组团还提供公共洗衣房和宽敞的晾晒区,打造舒适、温馨的居住环境。